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师生通过各种形式集中收听收看考察调研盛况,并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热议学习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教诲,不负青春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要不断推陈出新,多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菁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胸怀“国之大者”,做好“小课堂、大思政”,深入社会、深入一线,依托“新时代国企党建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带着科学理论下基层,带着实践经验回课堂”,把思政课讲到工地上、厂房里、社区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文写到国企党建的实践中,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文社科处处长郭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人奋进、令人鼓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今后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守初心、开拓创新,准确把握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注重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如何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上下功夫,主动扛起使命责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求,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

教师既要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要做涵养德行的“人师”。国家级高端激光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孙树峰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教师立心、立德、立身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落实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做事业闯将。要深耕教学育人,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要潜心科研攻坚,坚持“四个面向”,主动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为实现智造强国贡献科研力量。

理学院院长马鸿洋表示,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好红色育人路。我们要立德为先、立功立言、脚踏实地,要用精准的专业知识和经得起学生追问的内容,将课程思政讲深讲透,将“大道理”讲透彻、讲清楚,引领青年大学生勇挑重担、争做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中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妺表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承担好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更要以身作则,练就自身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修养、精湛的业务能力。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育人水平,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升华青年学生心灵。

“作为一名团学干部,深感工作光荣和责任重大!”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张英华表示,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立足岗位、心怀家国、传道授业、培根铸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身作则,和青年学子一道用心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身心素质,提升知识素养,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启发与鼓舞。”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研究生高原表示,青年人应传承好红色基因,和祖国和人民同向同行。今年寒假,他跟随学院博士、硕士社会实践团队赴乳山市徐家镇进行“党带团、博带硕”“返家乡”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研当地地理性特色海水养殖产业、提供污水处理分析报告,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增长才干,我深感幸福与充实。未来,我希望更深入地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我的青春在奉献中更添风采。”

“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021年全国活力团支部团支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杨莘茹同学表示:“作为一名团支书,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嘱托,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立志、修身、博学、笃行,用我在理工所厚积的知识,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份绵薄之力。”(宣传部 组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