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17时17分,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全国人民的期待和瞩目中成功发射。4月25日1时17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九号乘组顺利完成“太空会师”。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与遥操作技术再次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此次任务中经受住了实战考验,为神舟二十号飞船保驾护航。

该技术已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二号,空间站核心舱与神舟、天舟系列飞船,空间站问天、梦天实验舱交会对接等航天测控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成功应用,参与和见证了我国空间站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
瞄准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任务,近年来,实验室团队围绕服务国家太空安全和航天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凝聚人才、学科、科研优势,加快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着力提升空间碎片监测和预警能力、技术研究能力和保障卫星安全服务能力,技术成果持续服务国家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等重大工程。团队深度参与国防军工领域重大工程任务,承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碎片观测站监测设备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研制工作,主持的“空间信息分析处理支撑平台”项目合同经费逾千万元,为国防工程提供国产自主可控的空间目标监测与应用服务平台,有力促进了航天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空间碎片和近地天体监测、低轨卫星组网等领域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团队还先后参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数字化建设工程,开展数字孪生技术在大型科研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工程应用研究,创建孪生控制系统平台,研究孪生数据驱动的实时仿真技术,实现对大型科研基础设施的全域感知、智能巡检、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观测站的天文观测、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科普教育等提供技术与系统支持。
下一步,实验室将持续重点布局空间碎片天基监测平台、低轨卫星星座等设施,建设低轨卫星组网信息数据中心,推动山东省低轨卫星产业发展;同时将航天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开展高端装备数字孪生和可视化遥操作研究与应用,助力提升山东省高端装备数字孪生产业化水平,为服务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理工大学贡献科技力量。(撰稿:张天一;审核:李忠晓、郭阳)